绑定完请刷新页面
取消
刷新

分享好友

×
取消 复制
2019读书总结
2020-02-13 15:11:09
今天是正月初五,新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仍然严重,勤洗手、戴口罩、少走动、多陪家人、多学习、多关注疫情发展,保重健康。

2019年读了22本书,经推荐装了晒书房APP,把北京家里的书差不多扫了一遍,发现累计到了600多本,实际上读过的不到200本,而本人在豆瓣上标记读过的书不到500本,以每年20本的速度,400本的差额够啃20年……何况有的书还不是读的实体的、还有不是自己的呢。所以呢,2020年要立一个Flag,尝试速读,不是量子波动速读那种,是有方法的那种,向比尔·盖茨学习!

书归正传,照例回顾下2019年读过的书吧,只是总结,并非读书笔记。

『实体』陈志武金融通识课 : 金融其实很简单「陈志武」
作为金融小白,之前因为兴趣读过一些《魔鬼经济学》、《怪诞行为学》、《弗里德曼的生活经济学》、《王二的经济学故事》之类的经济学通俗读物,真到了金融领域一打眼发现跟经济学不在一个维度,于是赶紧找本书来学习。当然,读完了之后效果并不明显,难以学以致用,毕竟只是通识课。起码懂得了金融的本质是价值的跨时空交换。书比较厚,内容很不错,每个章节都有明确的观点,这大概就是高手的境界,可惜作为小白,看的时候明白,回头再想,就想不起来那么细了,思维模式需要进一步转换。所以这本书可以没事儿的时候拿来翻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实体』金钱不能买什么 : 金钱与公正的正面交锋迈克尔·桑德尔
人活一世,钱财乃身外之物,钱不是的,但没有钱万万不能,不能舍本逐末光盯着钱。这本书的作者是哈佛大学《公正》的主讲教授迈克尔·桑德尔,内容聚焦在似乎一切都可以用金钱衡量的自由市场经济之中寻找平等和高尚。大道理大家都懂,但随着年纪渐长,在这尘世之中满目的纷争和算计,很多时候会迷失,觉得世上没有的公正和平等,一切都可以计算和交换。事实上并非如此,尽管在沉重而残酷的现实面前,这本书显得有些单薄和无力,似乎离我们的生活还有距离,但它的存在,正映照着我们心中美好的一面。

『实体』今日简史 : 人类命运大议题尤瓦尔·赫拉利
叫“简史”的书很多,实际未必真的是“简史”,比如《今日简史》。这本书英文名就是副标题,所以不是讲历史,而是讨论各种大的命题,从宗教到民族主义、战争、自由等等,本质是杂文选,以更大的视角进行解构。人类很难跳出自我、文明、种群的视角看待世界,屁股决定脑袋,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多数人活在眼前的苟且之中,憧憬点儿诗和田野就差不多了。

『实体』信息简史 : 一部历史 一个理论 一股洪流詹姆斯·格雷克
信息革命被称为第三次浪潮,就是农业、工业、信息,后面再怎么分,网络时代,还是智能时代,或者生命科技时代?无论如何,信息的编写、记录、传播、加工、处理都已经是现代生活的基础。这本书回顾了信息论,特别的提到了图灵和香农。往高深了说,信息论跟数学有莫大的关系,简单理解,信息就是意义,有其载体,通过能量或者物理结构来表达,而不仅仅是我们通常理解的计算机信息技术。信息的衡量方式是“熵”,这是物理学的概念,现在也经常被科技行业引用,宇宙的趋势是熵增原理,而生命是在控制熵増——怎么就想起了辰月和天驱。《大历史》里用信息和能量来解读历史发展。我们说生命是基因繁衍的副产品,文明是生命的副产品,但使这些“有生命力”“信息可传承延续”的是什么?“模因(Meme)”。于是在不同的层面或者维度,还是遵循着相同的“生命模式(发展规律)”,而这就可以形而上学了,超脱一切载体之上。后呢,可以说宇宙本身就是一台量子计算机……好吧,反正我本来也不知道宇宙是啥,那些数学啊,物理啊麦克斯韦妖啊都太高深了,随你怎么说都行吧。基于本书的内容,结合当下的5G、物联网热点,我还做了一个分享,整理成了公众号文章《从烽火台到物联网》。

『实体』管理的常识 : 让管理发挥绩效的8个基本概念(修订版)陈春花
在现代企业管理领域中国目前还没有大师,大师得有完整的理论框架和实操方法。用这个标准衡量的话,机场里那些管理大师肯定不是,马云任正非柳传志也不是。接近大师的大概是陈春花老师,本身是企业管理教授,还做过企业高管——两次,都不长,还都是一个公司,理论实践都有了,特别厉害的是写了几十本管理著作,网上也经常流传各种文章,颇有网红的赶脚。这本书是2010年出版的,讲的常识,是基本概念,包括管理、组织、结构、领导、决策、激励、计划、控制。讲解这些,春花老师主要引用了他人的各种定义,并没有整合成自己的一套,似乎也并不想非得独树一帜,能把现有的管理理论用好就成。常识嘛,不出彩正常。不过中文写作和举例的阅读体验很好,接地气,就是比翻译的外文书舒服。

『实体』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彼得·德鲁克」
中国没有管理大师,国外有啊,德鲁克就是”大师中的大师“,号称“现代管理之父”,也是著作等身。这本书就是经典之一,为何经典?1966年出版的版,现在还很畅销!豆瓣上读过的人上万!也许很多人会认为这样的书一定过时了,但也要明白带团队,具备组织能力,是与人类文明同步发展的!大师为什么是大师?不了解你怎么能妄下定论?本书聚焦在管理者本身,有点像《高效能认识的七个习惯》,如果自己都管不好,怎么带团队?讲了一些基本概念,举例也都是上个世纪的,但一些本质性的认识很到位,比如”平凡人做不凡事“和”激发善意“。西方的管理学理论在中国如何很好落地一直是问题,毕竟人性的根本是相通的,德鲁克的书,还要再读几本。

『实体』突破——程序员如何练就领导力刘朋
如序中所述,我们这些从技术到管理的人多半是野生的,管理的理论和方法都非常欠缺,至于中国式管理更得自行体会了,偏偏互联网行业团队成员更新变化很快,而且对组织管理的认识也都比较糙。多数公司对技术人员的管理培训也相对弱化,实际上每个程序员都应该具备领导力。领导力,不仅仅是影响力,还要有道和法,就是理论和常识,有术和器,就是方法和工具。领导力是组织能力基础的部分,组织要搭建体系,每个节点执行到位,有统一的意识、模式、标准,才能步调一致又各司其职,发挥人多力量大的优势。技术团队领导力的要求并不太高,的确底子和环境不够,因此有的人更容易把事情做好,脱颖而出。

『电子』我们为什么会生病「伦道夫·M·尼斯 / 乔治·C·威廉斯」
我们为什么会生病》是传说中的经典丛书《推动丛书:生命系列》里的一本,94年出版,96年翻译成中文,涉及到很多方面,20年前读的话,也许会有醍醐灌顶的感觉。如今看稍显啰嗦,因为许多内容和观点在其他书里都看过了。所谓达尔文医学,却并没有成为一个学科。简单来讲,生命的意义不在于健康,而在于繁衍,在于相互的竞争(包括跟病毒、细菌),生命不是精巧设计的机器,是繁衍进化、适者生存而来的产物,有很多历史遗留问题,而且在脱离不了物理形体,需要用生死筛选的情况下,有得必有失。世界如此复杂,生命如此神奇,未来的路在何方,没人能预测,进化没有方向,这才是生存的王道。

『电子』癌症·真相 : 医生也在读「菠萝」
癌症·真相》是专栏文章精选,类似于当年的博客,现在是微信公众号了,以后大V都走视频路线的话,不知道还能不能出书。主要是科普癌症相关的内容,后来还有一本《癌症·新知》。专业知识性很强的科普文章看完也记不住那么多细节,尤其是各种英文缩写,不是患者和医护专业人士很难理解,有深刻印象。但癌症作为未来相当多的人会接触到的疾病,有必要掌握一些基本概念,破除长久以来的认知惯性。认知这个东西很可怕,一旦成型,就只愿意相信自己相信的东西,跟科学还是迷信无关。偏偏我们这几十年生活天翻地覆,创造了发展的奇迹,多数人的认知都跟不上时代发展。当然,个人对疾病的认知是一方面,真要面对的时候,关系到的是医疗卫生体系、社保制度、国家疾病防控机制,这方面的经验书里没有的,基本要靠自己趟、靠他人的经验、靠各种明面和暗地里的关系。

『实体』企业级业务架构设计:方法论与实践「付晓岩」
2019年中台很火,写了《中台之上》的付晓岩老师出了一本被列入中台系列的书。原本只是讲业务架构设计的,因为中台,估计销量也很好,不知道付老师和华章对这个歪打正着的效果怎么看哈哈。可能许多人跟我一样,在读《中台之上》的时候满脑子都是“中台”,没有真的理解“之上”的含义。中台的设计理念不是什么新东西,在传统软件设计的框架里都能找到原则和方法。难在于落地实践。本书是付老师在建行体系内进行业务架构设计的总结和思考,跟中台关系不大,但这个领域由于层面比较高,相当于顶层设计,多数公司都不会搞。一方面因为业务变化快,人员流动也大,另一方面没有足够牛的专家,能够把业务抽象成为模型,当然建行不一样。限于保密要求,书里没有特别细的实操案例,有些人会感觉空泛,但我相信建行真的就这样进行了自顶向下的分解和设计。金融体系相对封闭,有机会还要多跟各位老师讨教学习。

『实体』指数级增长 : 少数公司如何实现持续高增长「维恩·哈尼什」
这是一个培训公司的管理经营课程概要,作为培训体系还有专门的认证,实际课程应该很贵,毕竟是给管理者的。书名进行了中国化,”Scaling up“本意是增长或者扩张,到不了我们理解的指数级,比如字节跳动、拼多多、瑞幸这种效果。所以书中所说的少数公司并不是指独角兽,没有那种成功案例。想上个课就指数级增长也不现实,这样的老板也许中国有一些吧,毕竟这是一片神奇的热土。书中涉及到了公司经营的几大方面,本人层次不够,读起来代入感不足。每一章都不长,也没有太独树一帜的道理,引用了大量的书,有许多的工具和方法,就连OKR都集了两种。也许经营管理本来就不难,只是一门严格操作的流程体系,指的是普通的管理,不是创造奇迹。有人说好的管理就是业绩增长,也有人说管理有时候不如少做,做得多错的多。

『实体』原则「瑞·达利欧」
《原则》这本书名声很大,考虑到厚度,相信真正读完的人并不多,我啃了好几个月。读完的感受就是——咱成不了瑞·达利欧。为啥呢?他真的就像是一套逻辑严密的计算机系统,相信算法,管理公司也是按照这一套来,几十年持续迭代,成就了桥水基金的出色业绩。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积累了这么多的原则,都是高见么?非也。基本是每个人都懂的大道理,难是难在把如此多的原则整合沉淀下来,形成一套系统。在这个系统里,每个人都是一个实例,有其属性,是否适合职位要求,一目了然。就连他自己也要及时的安排接班人,平稳过渡。所以系统强大在于本身是原则集合成的可进化的智能体系,每个人都不那么重要了。

『实体』有限与无限的游戏 : 一个哲学家眼中的竞技世界「詹姆斯·卡斯」
这本哲学家写的书,比《原则》薄多了,只是一本小册子,然而更干更难啃。之所以读,是因为王兴和凯文·凯利推荐,想感受下高层次的脑洞体验。副标题特别提纲挈领,哲学家用游戏的模式来看待世界,体现了一种“游戏”世界观。有限的游戏是在规则之内博输赢,无限的游戏就是没有胜负规则,一直活,把一辈子当成一个游戏——也是,这也就到头了,还能咋地?这话很好理解,跟巴菲特的“不要离开牌桌”是一个道理。实际内容远不止这些,还有比如要成为规则制定者,比如涉及到一些剧本、传奇之类的哲学思辨,有些并不好理解甚至会认为可能是过于片面或者翻译不够好,毕竟本人对哲学缺少涉猎。

『电子』流浪地球「刘慈欣」
虽然本人喜欢看科幻电影,科幻小说看得并不多,如果不是因为《流浪地球》的电影主旋律了一回,我也不会想看原著的。小说和电影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内容形态,大刘的小说特点非常鲜明,各种开脑洞,读起来的感受跟注重细节的电影差别非常大。小说的篇幅很短,更像是梗概,于是电影有了非常大的改编空间。读完之后,现在脑子里深的印象还是电影的那些画面。

『电子』电影编剧的秘密「芦苇/王天兵」
本来是想看中国电影八卦,这本书不是教科书,只是对话录。好在两个人私下对谈,可以如此深入和直白,看到的是第五代曾经的辉煌和傲骨。芦苇是谁?电影《活着》和《霸王别姬》的编剧,如果你没看过,那么强烈推荐一下,豆瓣电影TOP250里排名27和2,得奖情况不说了,总之是张艺谋和陈凯歌的之作,尤其在当下只能守在家的日子里,正好可以安心看看经典。《活着》的原著小说更好,许三多说过,好好活着。《霸王别姬》小说没读过,不做评价,只听说电影之后李碧华根据电影剧本出了新版。如此说来芦苇堪称中国强电影编剧,因为各种原因,现在基本退隐江湖。聊天要有好的对手,对话的采访者叫王天兵,也是个对苏联文学对电影非常有研究的人,相信有些话也是生聊出来的。为何中国电影不行?第五代都成了无法超越自己的传奇。第六代习惯拍地下文艺,现在搞不清第几代,好歹在商业票房和口碑上出了一些亮点。接下来能否出史诗经典?短期看没戏。比如这两部跨越几十年的史诗,首先是原著有了,文学性和思想性的立意有了,在其上做影视化创作,有好的导演、编剧、演员,不受限于大陆上映票房的投资、关注中国的海外电影节和产业链,风云际会,天时地利人和,才涌现出来,成为绝唱,那是时代所成就的经典。即便到目前中国电影市场仍然很不成熟,电影产业要工业化,好电影是有类型化标准的,要分级,区分商业和文艺院线。芦苇这代人本质是知识分子,经历过沉重的历史,有自己的价值标准,有文人的风骨,信奉文以载道。在他们成长的年代,物质匮乏,对精神生活有执着的追求,看过大量的电影、小说,还研究过各种戏曲,为了写出北京味的台词,看了很多遍《茶馆》。电影行业有他们是幸运的,我们应该感谢他们。但他们也是痛苦的,不能圆融于市场和官场,过了有创造力的年纪后,只能在时代的洪流中也成为历史的一部分。有机会我要看看《图雅的喜事》。

『电子』美国陷阱 : 如何通过非商业手段瓦解他国商业巨头「弗里德里克·皮耶鲁齐/马修·阿伦」
因为华为、任正非才关注和阅读这本书。读完之后的感觉呢?跟之前的预想有很大差别。阿尔斯通的确以不正当手段进行商业竞争,虽然在某些国家是通例,否则英文里的”GUANXI“如何而来?所以作者只说自己是知情者,从个体上是无辜的,然后幽怨的认为自己被公司高管抛弃,跟美国做了交易,损害了法国的利益。在全球化的大市场里,美国扮演了世界警察。那么美国政府或者公司本身真的干净么?没办法,人家拳头大啊,大国靠实力玩规则,文明社会大概也就这样了。书名叫美国陷阱,实际上这次并没有给阿尔斯通或者作者挖坑,要说挖坑,那是《一个经济杀手的自白》里干的事儿。相信各种阴谋论和痛骂美帝的人,何尝不希望自己国家成为山姆大叔?作者不愧是法国商业精英,经历了牢狱之灾,从高管生活跌落,仔细研究了美国的相关法律,如今把自己的苦难转化成了独一无二的资本,写了书,开了咨询公司东山再起,背靠民族主义,专门吃这碗饭。

『实体』阿里局 : 中供系英雄志「和阳」
20年间阿里从十八罗汉崛起成为互联网帝国,马云从马老师活成了退休的马爸爸。于是阿里系相关演讲光盘和图书成了中国各大机场热销产品,比起那些没有实际操盘案例的”商业大师“,更能让走过路过的匆匆旅客不要错过。阿里强在哪儿?组织能力!靠什么?战略、文化。BAT之中阿里的长项是运营——可不是技术和数据。这些从何而来呢?不能不提当年阿里的领头羊现金牛——B2B业务。巧在这个部门叫”中国供应商“,都是靠线下拜访制造企业,走大客户销售的玩法杀出来的销售团队,于是被称为”中供铁军“。根据这个说法,就能看出阿里的管理文化里,不仅仅有武侠、有GE、有港台销售体系,还有很浓的”红色基因“,终融合成了土话和模式。书写得比较零散,涉及人很多,总体上体现了阿里成长早期的团队和业务拓展情况,那时候阿里不是帝国,没有光环,年轻没有多高学历的地推团队住在一起,就像是兄弟,很鲜活。B2B业务在那个互联网对接全球的时代,打了无数硬仗,成就了很多TOP SALES。随着发展,阿里的核心能力,从个人变成团队,从线下迁移到了线上。如今美团是线下线上融合新生代,其线下基因相当一部分却是传承了阿里。美团从线下打线上,阿里收购饿了么整合口碑来打本地生活,反而要靠线上的优势去打线下。本地生活这个局,要么重新练就一只铁军,要么整合协同阿里帝国,要么就得等高德趟出一条工具化平台的血路变成真正的本地生活服务平台。

『实体』你有你的计划,世界另有计划「万维钢」
鉴于罗振宇在罗辑思维和跨年演讲里放了许多惊人之语被打脸,19年开始强调自己只是知识的搬运工,只说解释不说主张,连2020年的跨年演讲也变成了转述几个调查报告。要管住自己的嘴,转述的过程中把握好度,这方面樊登更主观,万维钢则客观得多。这本书依然得到上的”精英日课“精选,不细看可能注意不到,万维钢在课程里很少会说个人观点,更多说事实或者说相对客观的他人观点——应该也是他比较认可的,不过在微博上他挺敢说的。真实的世界,是一个自有规律的系统,即便没有的好坏标准。每个人都想改变世界,而意识不到自己只是微不足道的十四亿分之一。个人没有现实扭曲力场,虽然我们活在一个魔幻现实主义的世界,能见识到各种奇葩和匪夷所思,在精神病之外,基本都是有科学解释的——脑科学还不够发达。个人的认识有局限的,能够自我影响的是意识,是脑子里的各种偏见,很难真正理性而客观的看待世界,哪怕学会了正念冥想。”精英日课“的名称固然有营销考虑,体现的也是一种自我要求,认识到自我的局限,同样看到自己的空间,作为一个微小的变量,给世界带来微小的变化。那些在一线抗击疫情的医护人员,提前预警却被训诫的人,在采访里微博微信朋友圈里发声的大V和无名之辈,捐款捐物主动站出来的每一个平凡的人·,包括在家里不出门的更多人,都是这样的变量。

『实体』无所畏「冯唐」
冯唐在我心中很分裂,是吸引无数女文青血脉贲张拍照发微博暧昧留言“今宵欢乐多”的小黄书作家,是天天秀老妈的油腻离婚中年,是从妇科圣手华丽转身成为搞战略很有一套的老板和投资人,还是个喜欢穿高领毛衣说话有些磕巴的人,更别提那些收藏瓷器、书法之类的小爱好。这本书跟之前的杂文差不多,大概都是专栏或者微信公众号文章精选,特别一点的是夹杂着冯唐的”写真大片“和一些“金句‘的手书,比如”不着急、不害怕、不要脸“,比如”春风十里不如你“。我作为同样的中年男人,对书法还比较受用,但对中年男人的写真天然抵触,哪怕他是成功人士、社会精英。这位爷说话非常缜密,稳得很,貌似精打细算在下一盘很大的棋,把个人IP的逼格刷得高高的,不知要走向何方。此等神人犹如千面佛,斜杠太多,无法以世俗眼光整合成一个平常人。书中各种中年感悟,可能生活差距有点大,不了解他的经历,仅凭一点散文杂谈难窥框架全貌,体会所谓人生况味。也许人家真的就是随便玩点啥都能成事儿的主儿,非我等凡俗之辈所能理解——比如人家说写小说就是为了缓解工作压力——这还是人么?

『电子』万历十五年「黄仁宇」
这是一本耳熟能详到以为自己早就读过的书,而实际上只读过《潜规则》和《血酬定律》。对于明朝的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看过《明朝那些事儿》的人都略知一二。再读这本书,温故而知新,“故”多一些,“新”比较少。后一章别开生面,提到了一个李贽,前半生是标准的儒生,做了官,要承担宗族的责任,后看开了去修佛,开始反思儒家,混成了名士,有些道家风骨,后居然自杀身亡,是个很特别的人。


2019个人总结:

•22本书

•50部电影/短片/纪录片

•9季剧集

•1季《圆桌派》

•22次飞机

•骑行1286.9公里

•跑步51.8公里

•开车次数比去年多

•体重没有降到60kg

•2020,健康!



分享好友

分享这个小栈给你的朋友们,一起进步吧。

IT民工闲话
创建时间:2020-02-12 16:10:12
讲述IT民工自己的故事 关注行业发展/系统架构/职业成长/架构师/技术领导力的一切,一起交流,相互学习,共同成长。
展开
订阅须知

• 所有用户可根据关注领域订阅专区或所有专区

• 付费订阅:虚拟交易,一经交易不退款;若特殊情况,可3日内客服咨询

• 专区发布评论属默认订阅所评论专区(除付费小栈外)

栈主、嘉宾

查看更多
  • Pegasus,IT民工
    栈主

小栈成员

查看更多
  • 栈栈
  • 58沈剑
  • 唐川ITPUB
  • 墨汁一口闷
戳我,来吐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