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我主要谈的都是分布式,以及分布式下的优化。Locality,主要适用于单机。但它非常重要,所以在分布式(甚至任何其他系统设计)里都要重视它。
## 什么是Locality
所谓Locality,就是将东西(data)尽可能放在一起。
所谓远亲不如近邻。
比如:
在Java中,我们知道有一个List接口,让一群Item共同组建一个Collection。然后对外提供一致的接口:如add(), get(index), remove(index)
而我们知道,List是接口类,它至少有两个重要的实现类(concrete class or implementation class),一个是ArrayList,一个是LinkedList。
其中ArrayList,是用一个动态Array去支持这个List接口的具体的数据结构;而LiinkedList,是用链表去支持List接口的具体的数据结构。
而Array,从数据在内存分布的角度看,是紧挨的;而链表则是分散的。
于是我们说:ArrayList的Locality要远远好于LinkedList。
C++下的std::vector和std::list,也是一样的道理。
## 为什么Locality对性能友好
### 从内存看
从内存看,主要是它适合当代的CPU多core的架构体系。
大家可以参考之前的一个文章:单线程就比多线程性能差吗?不一定,里面有对各类操作的时延的大致判断。
如果我用Array存储数据,它的大小在L1 cache里,那么我次找需要100ns,因为要到主存Main Memory里去找,但它将缓存在L1 cache,这样第二次找就是不到1ns。
而如果是链表,由于它在主内存里是散落的,而L1 cache大小比较小(几K或几十K而已),所以,没有办法对整个链表进行缓存,所以每次查找都要到主存(或其他级别的CPU cache,如果链表太大,则在其他级别的CPU cache找到的可能性也不大),这样每次的时间就都是100ns。
这里对于第二次开始的每次查找,有至少100倍的差别。
所以,忽略次操作的cost,即使我用100次查找在Array里找到一个数据(几乎相当于一个scan),也会比只用1次在链表里找到的快。
所以,Big O在这里不完全适用。或者说,Big O是纯数学的,在实际编程里,我们还需要考虑真实的物理上的计算机是如何操作的。这样才是真正的Big O。
因此,有可能的话,尽量用Array去代替Linked List。特别是在整个数据集(比如:List Collection)都比较小的情况下,可以考虑Big O(N)去取代Big O(1),反而可能带来更好的效果。如果只有几K,它适合L1 cache;如果有几十K或几百K或几兆,它也适合L2、L3 cache。(或者分段适合,即100M的Array,我也可以看成100个适合L2 cache的子Array,假设L2 cache是1M的话)
### 从磁盘看
在[Throughput, Bandwidth, Latency]和[Kafka is Database],都有对磁盘工作机理的一些描述。
对于HDD,如果数据的Locality好,那么我们省了昂贵的磁头移动(disk seek)。
但如果是SSD,好像不太明显。但是,我们要知道,数据库里经常进行pre-read,也就是说,在读一个数据时,连带对它附近的数据一起读,因为下次可能用到(主要原因是读一个数据,和连续读两个数据相比,在磁盘上的时间消耗差不多,不管是对于HDD,还是对于SSD)。而如果我们的数据如果本来就是紧邻的(如Log数据),那么pre-read的有效性就大大不同。
## 一些案例
### Redis里的ZipList
Redis使用到一个特殊的数据结构,叫[ZipList]。这个数据结构,对于内存Locality非常好,尽管它从纯数学角度的Big O是O(N)。比如:在Hash数据结构上,Redis分两种实现,当Hash比较小的时候,它用ZipList存储,只有Hash变得比较大,Redis才将之转化为真正的Hash Table实现。
BunnyRedis也充分利用了Redis这个数据结构的特点,所以,如果你的Hash是ZipList,那么BunnyRedis将整个Hash存盘。而当Hash从ZipList转为 Hash Table后,BunnyRedis才对其内部的field进行单独的存盘。详细可参考:[BunnyRedis的Hash的存盘策略]
同时,如果你去看Redis的用法,它非常在意内存的有效利用率。开始我以为它只是为了节省内存,从而在有限的内存空间里尽量多存储数据,现在我觉得它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意义,就是这种设计思想,会更有可能导致数据Locality变好,进而让速度也得以提升。比如:你看Redis的Hash Table的Rehash,大部分语言,如Java、C++,都是在load factor在75%时(即整个Hash Table的使用量),就进行Rehash,而Redis很特别,它是在load factor为时,才考虑进行Rehash,即Redis里的Hash Table,如果数据比较大的时候,里面会有不少的collision,很多时候,一次读就能获得数据还是需要再走一下Hash冲突后的链表,从数学角度这样好像很不科学,但站在现代硬件角度,这样做,不一定性能就差(或者降低不多,而且trade off带来的内存有效利用率更值得)。
也许Hash collision的解决方案[Linear probing],是个更好的解决方案。
### 我自己做的一个SkipList Scan的优化
对于内存,我自己曾经做个尝试,大家知道,数据库中,我们经常有Scan的请求,就是做一段升序或降序的数据扫描。
而在内存里,我们用的升序和降序数据结构一般是树。
SkipList也是这样一个树,但平常它由于随机增、删、改的原因,基本数据是散列的,类似Linked List。但我通过定期(或符合某种条件下的)对树重整,让树里的有序数据在内存分配上尽量靠近,这样就加快了scan的速度,测试发现有近50倍的速度提升。
详细可参考:[Which Skip List is fas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