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哥写在前面的话:这是一位读者投稿,读者老W讲述了自己从大厂P9失业后、再就业的故事,并总结了自己的心路历程,很真实的记录与思考,值得大家借鉴。以下是正文。
K哥,关注你两年了,你的文章几乎每篇都看,说来有些惭愧,我是一个标准“白嫖党”,从没给你留过言点过赞。但在职场失意,状态低潮的情况下,却突然想和从未互动过的K哥倾诉一番,让我自己也觉得很奇怪。
仔细想想,可能是因为我们岁数相仿,都做过大厂管理层吧,而且现实中我也不知道找谁诉说,一把年纪了,说的太悲情,显得幼稚,让人笑话;说的云淡风轻,又有悖事实,我真没那么洒脱。当然,还有一个私心,看K哥的圈子里还有没有合适我的“坑”,如果有,今天的倾诉不光让我一吐为快,还能收获意外之喜,那就更完美了。
01
中年人“年中生变”
我是老W,36岁,本命年。今年开年带着全家去普陀山烧香求签时,还被一位大师傅提醒要当心“年中生变”。我当时还纳闷“年中”能有什么变?我家庭和睦,妻贤子孝,工作上也是比较顺利。虽然这两年互联网行业寒意逼人,但对身在大厂的我来说,似乎没有很大的影响。相反,去年8月份公司上了一个创新项目,我还被调过去做总监,手下管着30来号人,公司对这个项目、对我个人都还是很看重的,能生什么变呢?
直到今年3月份,疫情肆虐申城,上海实施封控管理,一直持续到5月底,等我们正式复工,已经到了正儿八经的“年中”,很快“变故”也随之出现了。始料未及的疫情,严重打乱了公司的战略安排和规划节奏,复工后的件事,就是上上下下对公司现有项目、储备项目进行复盘,以聚焦主营、减员增效为主轴,开始了大刀阔斧的“关停并转”措施。
到了这一步,再没有慧根,我也知道处境不妙了。我手里的“创新”项目,在顺风顺水的时候,拿来讲讲故事,还是可以吸引眼球的,但现在这个节骨眼,一个纯烧钱、没有任何产出的项目,变成“鬼故事”将是它必然的归宿。
毫无意外,我们整个创新业务线,全员裁撤。作为总监,我的体面,是先于普通员工24小时知道我们的last day。更让人哭笑不得是,公司让我提前一天知道这个消息,是想让我这位“管理人员”,尽量做好大家的思想工作,避免离职期间出现不愉快,公司领导都相信我这位“总监”,是有这种觉悟和格局的。我真不知道是该骂他们还是该谢他们,我自己都要光屁股了,还要强颜欢笑劝别人要体面要淡定?我心咋这么大呢?
02
以前手下的兵,想将我招至麾下
高P,在职时的光环,失业时的原罪。这话在我重新找工作的过程中,体会的非常深刻。时间的沉淀、经验的累积,好的时候高P意味着高薪,不景气的时候高P就是贴在自己身上的“职场品”标签。价格高,价值低,也许中看,但不一定中用。
在开始找工作的时候,我主要想靠圈子里的朋友推荐。说实在,这把年纪再去投简历,确实太跌份了,不用和人家HR谈,气势就差了一截。但所谓的圈子、资源,在这个环境下也失灵了。给认识的张总、王总、各种总都打了招呼,几乎无一例外的石沉大海。
作为职场老人,我心里也非常清楚,像自己这种情况让人家往哪推?好的位子本就一个萝卜一个坑,何况现在狼多肉少。一些和自己“P”不匹配的位子,朋友们又有心理负担,不太好意思开口推。再说现在这种光景,朋友们人人自危,能想尽办法保住自己的位子就不错了,哪有那么多闲心管别人的闲事。
朋友的圈子没起上作用,但我和一起从大厂“毕业”的一位年轻下属,却为我费心了。这小伙子被裁后,几乎无缝对接拿到了师兄公司的offer,而且还在师兄的推荐下做了一个团队主管。他在微信里很委婉的告诉我,如果不嫌弃,可以到他的团队里来,他的团队缺人,而且以他对我“能力”的了解,我能是他要找的人…
这番话说的我五味杂陈,颇有乾坤颠倒,时空错乱之感。几个月前这小伙子还是我手底下的兵蛋子,现在竟然对我“欣赏有加”,想将我纳入麾下。我说这话并没有任何托大、虚荣、不敢面对现实的意思,相反我对他能想着帮我找出路,打心里感激,只是觉得我们之间角色的转换,有些太过魔幻和突然。
虽然非常感激小伙子的盛情,但我还是拒绝了,并非完全出于面子考虑,而是知道以自己现在的状态和精力,是没法和20来岁的年轻人一起在一线熬夜氪肝的。嘴巴可以倔,身体很诚实,我不想让我的那位“小领导”失望。
03
别提什么贩卖焦虑,高龄就是没有市场
朋友内推,圈子介绍没戏,我心里越来越慌,失业3个多月后,终于受不了煎熬,开启了疯狂投简历模式。不管什么大厂小厂,但凡和我的技术、经验沾点边的管理岗我都投,网撒的挺大,但几乎还是没什么效果。
的一次面试,是去一家很小的创业公司,应聘一个项目经理的岗位,到了那里就被年轻的HR小姑娘招呼“大叔,先过来填个表”,接着就是做一份应聘试题。实话实说,这时候的我,心里非常平静,一点没觉得有什么不妥或不甘,既来之则安之嘛。但当看到HR让我做的题目时,我有些不淡定了,但凡有些职场经验的人看了都能秒懂,这帮年轻人是想从我这里白嫖、套方案呢。看着这些熟悉的套路,心中哑然失笑,这手艺也算传承,自己当年也没少用。
这次面试,注定没有结果。后来我还试过主动“骚扰”招聘网站的HR小姐姐,像她们推销自己,结果也是处处碰钉子,印象深刻的是一位HR小姐姐,给我发的一条杀人诛心的回复:抱歉大叔,同等条件优先考虑年轻人,为年轻人让路,也是一种美德。
在我被裁之前,做着总监管着人的时候,从来不觉得35+对自己是个问题,总觉得鼓吹这些的都是贩卖焦虑。当自己开始各种找工作时,才真真切切感受到,这根本不是贩卖焦虑,而是真实的客观存在。以为自己是幸运的例外,也许只是时候未到而已。
04
一个互联网老人的肺腑之言
失业4个多月了,在焦虑的同时,也有了更多的感悟,虽然现在的自己比较落魄,说很多大道理也没有底气,但还是想和大家分享一些肺腑之言,希望通过K哥让大家看到。
关于行业:作为一名互联网老兵,我对这个时代和这个行业充满感激。作为一个偏远小城的孩子,毕业于一所双非高校,如果不是运气好进入红利期的互联网行业,我是不可能在上海买2套房,并结婚生子的。
千万别矫情什么互联网人辛苦,现在哪个行业不辛苦,我初中同学,某重点大学市场营销专业毕业,一直从事销售方面的工作,基本工资高的时候也没到过我的一半,还要整天应酬,喝酒喝到两次胃穿孔,命差点没了,这不辛苦吗?阴差阳错选对一个“当红”的行业,值得感恩。
关于能力:这里我想强调一句“老生常弹”,千万别把平台的光环当成自己的能力。自己动不动大几十万、上百万的年薪,真是你个人能力的对价吗?你做的事真是别人做不了的吗?根本不是。
以前我也迷恋过自己是“天选之子”,因为自己的过人才华和努力,才赢得了别人不曾拥有的职位和高薪,现在想想真是太膨胀了。如同新东方前副总裁庄重反思的那样:“一开始是觉得新东方离不开我们,后来才发现,是我们耽误了新东方的发展。人在职场,要分得清那束光是自己发出的,也要分得清那束光是平台发出的。”这点拎不清,迟早要吃亏。
关于跳槽:以我为例,毕业后进入互联网行业,从以前的门户时代,到后来的电商平台,再到后来的社交媒体,我跳过三次槽,虽然每次跳槽都稍有滞后,但总体还是踏上了时代的节奏。江山带有风口出,各领风骚十来年。不要老觉得跳槽有风险,不跳其实同样有风险。我有不少门户网站时期的同事,悄无声息地和那些门户网站一起没落了,很多改行做了其他工作,错过了互联网后面更大的红利。
关于个人职业规划:不见棺材不落泪,可能是人的本性,只有在落魄到找活无门的时候,才能想到个人职业规划的重要性。是坚持技术路线,让自己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还是走管理路线,想法成为公司的核心业务(核心业务,这点很重要)管理者;或者有商业头脑,及早布局属于自己的大小事业。虽说很多时候计划赶不上变化,人一思考上帝就发笑,但请记住,如果思考都不思考,上帝连搭理都懒得搭理你,更别说看到上帝的“笑容”了。
以上这些,全是我的肺腑之言,虽然中年失业,但此时的我内心非常平静,没有懊恼,没有抱怨,也没有沮丧和焦虑,有些事也许终归会遇到,“一切都是好的安排”,可以当成自我安慰,也可以是发自内心的深刻感悟,此时此刻,我觉得自己的状态属于后者。希望更多在职场打拼的朋友们,能看到我的故事,并给大家带来些许参考意义。后祝K哥和各位读者们的事业越来越好,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