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年的互联网圈内热的产品,非GPT莫属啦。从年初的ChatGPT的横空出世,再到GPT-4发布,以及微软的一系列产品的GPT化.....
一时之间,国内也是人人必谈GPT,LLM等,不聊一下,你都不好意思。同时很的企业也开始下场,不断的推出各自的所谓的GPT产品。
可以说,GPT是23年的流量顶流,吸引了无数人的眼球和流量,也让不少的人从其中收割了不少。
经过3个多月的各种热炒,现在,是时候给GPT热浇点冷水啦。
首先,基于LLM的GPT,特别是ChatGPT等产品,确实是在内容生成上突破了前几次的AI技术浪潮,是一次革命性的机遇,可以说是真正的开启了AI时代。这是无可否认的。
要GPT破冷水,是针对当前行业内的过热的乱象,做一些冷静思考和反思。
Part1那些尴尬的发布会
随着OpenAI发布的ChatGPT成为增长快的流量收割机后,国内的很多企业都开始纷纷下场,开始建设自己的GPT。
从技术上来说,这个事,是对国家和产业都是非常有意义的。
我们有庞大的市场,有强劲的需求,也需要自己的产品来提供更好的服务。
将验证过的产品,即是Copy to C,也是可以理解的嘛,何况现在人家现在,也主动的限制我们使用人家的服务啦。
热点实在是太火了,非常的炙手可热,很多的企业为了抢一个所谓的国内先机,在自身产品还不见雏形呢,就开始了各种花式整活。
譬如,先将各种PPT发布会整起来,抢一个国内个GPT产品发布会,试图来炒作一波热点,收割一波眼球和股市。
圈内流行的一个段子,对PPT发布会有特别的贴切的比喻:
发布会上,一上来,先给你介绍武松 (OpenAI),讲了一堆怎么怎么的牛逼,怎样的打*虎英雄。然后突然一把拉过站在旁边的武大郎,说这是武松 (OpenAI)的亲戚,你要赶紧买他上车。
是的,OpenAI的产品确实是非常的好的。我们也理解彼此技术上的差距,也有足够的耐心和空间,等待着自己的产品追上来。
但只少,要拿出诚意,坦诚的承认彼此的差距,用实际的行动来,交付出一个可以说的过去的产品,用户还是愿意付费的。而不是拿出一个小学生水平的产品,就要着着急急的开始收费。
毕竟,能付费的购买服务的人,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不是那么好忽悠的。
正如Pony所说:
不急功近利,要了解自己的优势,抓住适合自己的的机会,并把自己擅长的事情做到。
Part2贩卖焦虑的割韭菜
以ChatGPT为代表的大模型(LLM)产品,确实在内容的生成和创作上,可以帮助我们在日常场景中来应用。
当然,这也就给不少的行业从业者带来了职位不保的焦虑,特别是国内的不少的白领从业者,诸如:翻译,文员,插画师和程序员等等。
我们的焦虑,就成为了部分“有心人”收割的契机。
当你开始担心如何在这一轮ChatGPT浪潮中活下去,如何成为一个提示词工程师时,收割也就开始啦。
那些“有心人”纷纷开始,推出各种各样的与ChatGPT相关的社群和课程。
一时间与ChatGPT相关的课程和社区,开始争奇斗艳,从99元,到599元,再999元都看着都是物超所值。
大部分的课程和社区主要卖点是“破局”、“变现”和“掘金”等等,无论是从文案还是主题的方面来讲,给你的感觉就是:
然后,在软文中推给你各种裁员,各种被AI替代的负面信息,给你制造足够的的焦虑感,等着你在焦虑中付出学费。
正如这类课程宣传中的说辞:
当迟钝的人还在调戏 ChatGPT、用 ChatGPT 玩梗的时候,精明的人已经开始用 ChatGPT 赚钱了。
其实,很多所谓的精品课程的内容,只要你愿意学习和尝试,都是可以在互联网上都能找到,而且是免费的。
作为普通人,我们不要被自媒体贩卖的焦虑所驱使,丧失自我的理性和判断力。
Part3后
GPT确实开始了一个新的时代,是一个十年不遇,或百年不遇的大机遇。
无论是企业布局AI业务,还是个人学习使用AI工具,都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企业做产品,好出好产品,不是一件着急的事情,早一个月把电灯泡拿出来在长的时间跨度上来看是不那么重要的。抢个所谓的发布会先机,是没有意义的。
个人要学习,也需要有一定的判断力的,不要被别人贩卖的焦虑所裹挟,真正的学习,从来不是参加了一个社群或购买了一门课程,而是真实具体的实践出来的。
给太火的事情,适当的浇点冷水,很多的时候,也是非常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