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看,是先有单机系统,然后再向分布式演变。我们很多分布式的设计,都源自单机的很多经验。这是没错的,因为分布式本来就是众多单机参与的一个集群系统。我们当然要借鉴单机的经验和单机的基础。
但是,分布式源自单机,但不能思想受限于单机。
我的观点:分布式要学习和复用单机的知识,但在一些领域,要勇敢跳出单机的思维限制。
再看一个思考:我们需要磁盘存储吗?
## 单机需要磁盘的意义
这个可以通过之前的文章,分布式下:我们需要fsync吗?里知道,单机下,我们必须用到磁盘。
## 分布式下不同的想法
分布式下,我们需要磁盘吗?
如果你的数据集dataset,完全能被内存所容纳,根据上面这个文章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我们完全可以不用磁盘。
但是,你会问,如果dataset超过内存的大小,你能不用磁盘吗?
我不能,我必须用到磁盘,但是,这个用法和传统的单机是不同的。
对于单机,所有内存里的数据都必须落盘。
对于分布式集群,只有冷数据需要落盘,热数据,完全可以不落盘。
所谓热数据,就是经常访问的数据。而经常访问的热数据,很多时候,内存已经足够容纳。所以,站在热数据的角度,我们完全可以不落盘。
这带来什么好处?
热数据只所以热,是因为它会多次读写,经常改变,所以如果它落盘,它会占磁盘访问的很大比例。
但如果热数据不落盘,我们就省掉了很大的磁盘开销。如果90%的访问都发生在10%的数据集上,而且我们的内存足以容纳这10%的热数据,那么90%的读写,都和磁盘完全无关。
而且站在分布式角度,我们也不用担心数据丢失,不像单机系统下,必须对这90%的访问(但只针对10%的小额数据),也考虑写盘。传统数据库中,虽然热数据的占比不大,但占用的磁盘IO并不少,这是不划算的。
如果磁盘是整个系统的瓶颈(而且对于数据库系统而言,这是很常见的),这也就意味着,原来的capacity,现在提高了十倍(这里有点夸张或者只是存粹很粗的估计,关键是写、写放大和cache的管理)。这对于未来我的另外一个想法至关重要(后面会有一个专文描述这个观点)。
## BunnyRedis作为案例
BunnyRedis 就是如上设计的。它的热数据,永远只在内存里,不写盘。同时,它假设所有的key都在内存里,所以,如果在内存里找不到这个key,它也可以直接回应客户,没有找到Not Found,这样,就进一步省掉了一个读盘查询操作,同时提高了客户端的Latency和Throughput。(但有trade-off,我们需要用内存存储冷数据的key,但我们假设key是足够小的,一般几个或几十个字节而已,所以,这个代价值得付出)
而且,BunnyRedis里的Kafka还存着一批同样的数据,bunny-redis更不用担心丢数据。但正如上文分析的,Kafka其实也可以不存盘,只要当前的Kafka热数据保存到被所有bunny-redis进程consume掉,那么这些Kafka热数据,从某种角度也可以作为冷数据丢掉(但必须提供一个新的Kafka Log的备份机制,或者整个dataset的snapshot保存,当前还无此功能,所以当前BunnyRedis文档是建议全保留Kafka Log,而且建议在HDD上保留,非常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