绑定完请刷新页面
取消
刷新

分享好友

×
取消 复制
大数据技术发展历史与智能商务
2019-09-19 11:55:11

一、数据库的发展史

大数据技术是众多智能应用的基础

数据库技术从诞生到现在,在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形成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成熟的商业产品和广泛的应用领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加入。数据库的诞生和发展给计算机信息管理带来了一场巨大的革命。几十年来,国内外已经开发建设了成千上万个数据库,它已成为企业、部门乃至个人日常工作、生产和生活的基础设施。同时,随着应用的扩展与深入,数据库的数量和规模越来越大,数据库的研究领域也已经大大地拓广和深化了。40年间数据库领域获得了三次计算机图灵奖(C.W. Bachman、E.F. Codd和J. Gray),更加充分地说明了数据库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创新精神的领域。本节沿着历史的轨迹,追溯数据库的发展历程。

二、数据库的诞生

数据库的诞生是从卡片开始的

数据库的历史可以追溯到50多年前,那时的数据管理非常简单。通过大量的分类、比较和表格绘制的机器运行数百万穿孔卡片来进行数据的处理,其运行结果在纸上打印出来或者制成新的穿孔卡片。而数据管理就是对所有这些穿孔卡片进行物理的储存和处理。

数据库系统的萌芽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当时计算机开始广泛地应用于数据管理,对数据的共享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传统的文件系统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能够统一管理和共享数据的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应运而生。数据模型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和基础,各种DBMS 软件都是基于某种数据模型的。所以通常也按照数据模型的特点将传统数据库系统分成网状数据库(Network database)、层次数据库(Hierarchical database)和关系数据库(Relational database)三类。

1)网状数据库

网状数据库

早出现的是网状DBMS,是美国通用电气公司Bachman等人在1961年开发成功的IDS(IntegratedData Store)。1961年通用电气公司的CharlesBachman 成功地开发出世界上个网状DBMS也是个数据库管理系统——集成数据存储(IntegratedData Store,IDS),奠定了网状数据库的基础,并在当时得到了广泛的发行和应用。

网状数据库模型对于层次和非层次结构的事物都能比较自然的模拟,在关系数据库出现之前网状DBMS要比层次DBMS用得普遍。在数据库发展史上,网状数据库占有重要地位。层次型DBMS是紧随网络型数据库而出现的。典型的层次数据库系统是IBM 公司在1968 年开发的IMS(InformationManagement System),一种适合其主机的层次数据库。这是IBM公司研制的早的大型数据库系统程序产品。

层次型数据库

)关系数据库

关系型数据库

关系型数据库

状数据库和层次数据库已经很好地解决了数据的集中和共享问题,但是在数据独立性和抽象级别上仍有很大欠缺。1970年,IBM的研究员E.F.Codd博士在刊物《Communication of the ACM》上发表了一篇名为"ARelational Model of Data for Large Shared Data Banks"的论文,提出了关系模型的概念,奠定了关系模型的理论基础。这篇论文被普遍认为是数据库系统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里程碑。Codd的心愿是为数据库建立一个优美的数据模型。后来Codd又陆续发表多篇文章,论述了范式理论和衡量关系系统的12条标准,用数学理论奠定了关系数据库的基础。

关系模型有严格的数学基础,抽象级别比较高,而且简单清晰,便于理解和使用。但是当时也有人认为关系模型是理想化的数据模型,用来实现DBMS是不现实的,尤其担心关系数据库的性能难以接受,更有人视其为当时正在进行中的网状数据库规范化工作的严重威胁。为了促进对问题的理解,1974年ACM牵头组织了一次研讨会,会上开展了一场分别以Codd和Bachman为首的支持和反对关系数据库两派之间的辩论。这次的辩论推动了关系数据库的发展,使其终成为现代数据库产品的主流。

1970年关系模型建立之后,IBM公司在San Jose实验室增加了更多的研究人员研究这个项目,这个项目就是的System R。其目标是论证一个全功能关系DBMS的可行性。该项目结束于1979年,完成了个实现SQL的DBMS。

同时,1973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Michael Stonebraker和EugeneWong利用System R已发布的信息开发自己的关系数据库系统Ingres。他们开发的Ingres项目后被Oracle公司、Ingres公司以及硅谷的其他厂商所商品化。后来,System R和Ingres系统双双获得ACM的1988年"软件系统奖"。1976年Honeywell(霍尼韦尔)公司开发了个商用关系数据库系统─MulticsRelational Data Store(MRDS)。关系型数据库系统以关系代数为坚实的理论基础,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和实际应用,技术越来越成熟和完善。其代表产品有Oracle、IBM公司的DB2、微软公司的MS SQLServer以及Informix、ADABASD等等。

3)面向对象数据库

随着信息技术和市场的发展,人们发现关系型数据库系统虽然技术很成熟,但其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的:它能很好地处理所谓的"表格型数据",却对技术界出现的越来越多的复杂类型的数据无能为力。20世纪90年代以后,技术界一直在研究和寻求新型数据库系统。但在什么是新型数据库系统的发展方向的问题上,产业界一度是相当困惑的。受当时技术风潮的影响,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人们把大量的精力花在研究"面向对象的数据库系统(Object OrientedDatabase)"或简称"OO数据库系统"。

然而,数年的发展表明,面向对象的关系型数据库系统产品的市场发展的情况并不理想。理论上的完美性并没有带来市场的热烈反应。其不成功的主要原因在于,这种数据库产品的主要设计思想是企图用新型数据库系统来取代现有的数据库系统。这对许多已经运用数据库系统多年并积累了大量工作数据的客户,尤其是对大客户来说,是无法承受新旧数据间的转换而带来的巨大工作量及巨额开支的。另外,面向对象的关系型数据库系统使查询语言变得极其复杂,从而使得无论是数据库的开发商家还是应用客户都视其复杂的应用技术为畏途。

三、各数据库的缺点。

1、关系模型的缺点

查询效率不如非关系模型。因此,为了提高性能,必须对用户的查询进行优化,增加了开发数据库管理系统的负担。

2、网状模型的缺点

结构比较复杂,而且随着应用环境的扩大,数据库的结构就变得越来越复杂,不利于终用户掌握。

第二,其DDL,DML语言复杂,用户不容易使用。用于记录之间联系是通过存取路径实现的,应用程序访问数据库时必须选择适当的存取路径。因此,用户必须了解系统的结构的细节,加重了编写应用程序的负担。

3、层次模型的缺点

现实世界中很多联系是非层次性的,如多对多联系,一个节点具有多个双亲等,层次模型不能自然的表示这类联系,只能通过引入冗余数据或引入虚拟结点来解决。对插入和删除操作的限制比较多。查询子女结点必须通过双亲结点

四、数据管理的变革:决策支持系统和数据仓库

决策支持系统

决策支持系统

0世纪60年代后期出现了一种新型数据库软件:决策支持系统(Decision Support System,DSS),其目的是让管理者在决策过程中更有效地利用数据信息。

决策支持系统是辅助决策者通过数据、模型和知识,以人机交互方式进行半结构化或非结构化决策的计算机应用系统。它是管理信息系统向更高一级发展而产生的先进信息管理系统。它为决策者提供分析问题、建立模型、模拟决策过程和方案的环境,调用各种信息资源和分析工具,帮助决策者提高决策水平和质量。

1988年,为解决企业集成问题,IBM公司的研究员BarryDevlin和Paul Murphy创造性的提出了一个新的术语──数据仓库(DataWarehouse)。之后,IT厂商开始构建实验性的数据仓库。1991年,W. H.Inmon出版了一本"如何构建数据仓库"的书,使得数据仓库真正开始应用。

数据仓库是决策支持系统和联机分析应用数据源的结构化数据环境,是一个面向主题的(SubjectOriented)、集成的(Integrated)、相对稳定的(Non-Volatile)、反映历史变化(TimeVariant)的数据集合,用于支持管理决策(DecisionMaking Support)。

五、数据挖掘和商务智能

商务智能成为大数据技术的重大应用方向

据仓库和数据挖掘是信息领域中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数据库方面的新技术和新应用。其目的是充分利用已有的数据资源,把数据转换为信息,从中挖掘出知识,提炼成智慧,终创造出效益。数据仓库和数据分析、数据挖掘的研究和应用,需要把数据库技术、统计分析技术、人工智能、模式识别、高性能计算、神经网络和数据可视化等技术相结合。

随着数据仓库、联机分析技术的发展和成熟,商务智能的框架基本形成,但真正给商务智能赋予"智能"生命的是它的下一个产业链──数据挖掘。

数据挖掘是指通过分析大量的数据来揭示数据之间隐藏的关系、模式和趋势,从而为决策者提供新的知识。之所以称之为"挖掘",是比喻在海量数据中寻找知识,就像从沙里淘金一样困难。

数据挖掘是数据量快速增长的直接产物。20世纪80年代,它曾一度被专业人士称之为"基于数据库的知识发现"(Knowledge Discovery in Database,KDD)。数据仓库产生以后,如"巧妇"走进了"米仓",数据挖掘如虎添翼,在实业界不断产生化腐朽为神奇的故事,其中,为脍炙人口的当属啤酒和尿布。

Wal-Mart(沃尔玛)拥有世界上大的数据仓库,在一次购物篮分析之后,研究人员发现跟尿布一起搭配购买多的商品竟是风马牛不相及的啤酒!这是对历史数据进行"挖掘"和深层次分析的结果,反映的数据层面的规律。但这是一个有用的知识吗?沃尔玛的分析人员也不敢妄下结论。经过大量的跟踪调查,终于发现事出有因:在美国,一些年轻的父亲经常要被妻子"派"到超市去购买婴儿尿布,有30%到40%的新生爸爸会顺便买点啤酒犒劳自己。沃尔玛随后对啤酒和尿布进行了捆绑销售,不出意料之外,销售量双双增加。这种点"数"成金的能力,是商务智能真正的"灵魂"和魅力所在。

黄金搭档:啤酒+尿布

1989年,可谓数据挖掘技术兴起的元年。这一年,图灵奖的主办单位计算机协会下属的知识发现和数据挖掘小组(SIGKDD)举办了届学术年会,出版了专门期刊。此后,数据挖掘被一直追捧,成为炙手可热的话题,并如火如荼的发展。

也正是1989年,的高德纳IT咨询公司(GartnerGroup)为业界提出了商务智能的概念和定义。商务智能(Business Intelligent,BI)指的是一系列以数据为支持、辅助商业决策的技术和方法。商务智能在这个时候完全破茧而出,不是历史的巧合,因为正是数据挖掘这种新技术的出现,商务智能才真正有了"智能"内涵,这也标志着其完整产业链的形成。

商务智能指利用数据仓库、数据挖掘技术对客户数据进行系统地储存和管理,并通过各种数据统计分析工具对客户数据进行分析,提供各种分析报告,如客户价值评价、客户满意度评价、服务质量评价、营销效果评价、未来市场需求等,为企业的各种经营活动提供决策信息。商务智能也是企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收集、管理和分析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的商务数据和信息,创造和累积商务知识和见解,改善商务决策水平,采取有效的商务行动,完善各种商务流程,提升各方面商务绩效,增强综合竞争力的智慧和能力。



量化金融

分享好友

分享这个小栈给你的朋友们,一起进步吧。

数据分析与数据挖掘
创建时间:2020-06-17 15:23:29
数据分析是指用适当的统计分析方法对收集来的大量数据进行分析,将它们加以汇总和理解并消化,以求大化地开发数据的功能,发挥数据的作用。 数据挖掘是指从大量的数据中通过算法搜索隐藏于其中信息的过程。
展开
订阅须知

• 所有用户可根据关注领域订阅专区或所有专区

• 付费订阅:虚拟交易,一经交易不退款;若特殊情况,可3日内客服咨询

• 专区发布评论属默认订阅所评论专区(除付费小栈外)

技术专家

查看更多
  • 栈栈
    专家
戳我,来吐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