绑定完请刷新页面
取消
刷新

分享好友

×
取消 复制
使用Multi-Paxos协议的日志同步与恢复
2020-05-13 16:33:27

本文是Paxos三部曲中的第二篇。在前一篇文章《使用Basic-Paxos协议的日志同步与恢复》([Paxos三部曲之一] 使用Basic-Paxos协议的日志同步与恢复)中,我们讨论了基于Basic-Paxos协议的日志同步方案,在这个方案中,所有成员的身份都是平等的,任何成员都可以提出日志持久化的提案,并且尝试在成员组中进行持久化。而在实际的工程应用中,往往需要一个成员在一段时间内保持leader的身份,来服务对数据的增删改操作,产生redolog,并尝试在成员组中进行持久化。本文讨论如何利用Paxos协议选举的leader,以及使用leader将redolog在成员组中进行持久化和恢复的方法。

l Basic-Paxos协议回顾

让我们先来回顾下Basic-Paxos协议的执行流程:为了简化描述,我们假设一个Paxos集群,每个server同时担任proposer和acceptor,任何server都可以发起持久化redolog的请求,首先要向所有的server查询当前大logID,从多数派的应答结果中选择大的logID,加1后作为执行本次Paxos Instance的标识;然后进入Paxos的prepare阶段,产生proposalID,并决定出要投票的redolog(即议案);在accept阶段对prepare阶段产生的议案进行投票,得到多数派确认后返回成功。由此我们可以看出Basic-Paxos协议的执行流程针对每条redolog都至少存在三次网络交互的延迟(1. 产生logID;2. prepare阶段;3. accept阶段)。下面我们逐个分析每个阶段的必要性:

1. 产生logID,由于Basic-Paxos并不假设一段时间内只有的proposer,因此可能由集群内的任意server发起redolog同步,因此不能由单一server维护logID,而是需要进行分布式协商,为不同的redolog分配全局且有序的logID。

2. prepare阶段,上述一阶段的分布式协商logID并不能保证并发多个server分配得到得logID是的,即会出现若干条不同的redolog在同一个Paxos Instance中投票的情况,而这正是Basic-Paxos协议的基本假设,因此需要执行prepare,以决定出这个Paxos Instance内的要进行投票的redolog(即议案)。如果执行prepare决定出的议案与server自己要投票的redolog内容不同,则需要重新产生logID。

3. accept阶段,对prepare阶段决定出的议案进行投票,得到多数派确认后表示redolog同步成功,否则需要重新产生logID。

在这三个阶段中,根据Paxos协议的约束,server应答prepare消息和accept消息前都要持久化本地redolog,以避免重启后的行为与重启前自相矛盾。因此终可以得到使用Basic-Paxos进行redolog同步的延迟包括了3次网络交互加2次写本地磁盘。并且在高并发的情况下,不同redolog可能被分配到相同的logID,差可能会在accept阶段才会失败重试。

l Multi-Paxos协议概述

在Paxos集群中利用Paxos协议选举的leader,在leader有效期内所有的议案都只能由leader发起,这里强化了协议的假设:即leader有效期内不会有其他server提出的议案。因此对于redolog的同步过程,我们可以简化掉产生logID阶段和prepare阶段,而是由的leader产生logID,然后直接执行accept,得到多数派确认即表示redolog同步成功。

l leader的产生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Multi-Paxos协议并不假设全局必须只能有的leader来生成日志,它允许有多个“自认为是leader的server”来并发生成日志,这样的场景即退化为Basic-Paxos。

Multi-Paxos可以简单的理解为,经过一轮的Basic-Paxos,成功得到多数派accept的proposer即成为leader(这个过程称为leader Elect),之后可以通过lease机制,保持这个leader的身份,使得其他proposer不再发起提案,这样就进入了一个leader任期。在leader任期中,由于没有了并发冲突,这个leader在对后续的日志进行投票时,不必每次都向多数派询问logID,也不必执行prepare阶段,直接执行accept阶段即可。

因此在Multi-Paxos中,我们将leader Elect过程中的prepare操作,视为对leader任期内将要写的所有日志的一次性prepare操作,在leader任期内投票的所有日志将携带有相同的proposalID。需要强调的是,为了遵守Basic-Paxos协议约束,在leader Elect的prepare阶段,acceptor应答prepare成功的消息之前要先将这次prepare请求所携带的proposalID持久化到本地。

对于leader Elect过程,我们并不关心leader Elect提案和决议的具体内容,因为无论执行多少次leader Elect,从Basic-Paxos的角度来看,都是同一个Paxos Instance在对已经形成的决议反复进行投票而已。而执行leader Elect这个过程,我们关注的是要得到近一次形成决议的proposer是谁,以及它的proposalID。在leader Elect过程中,得到多数派accept的proposer将成为leader,而它本次所用的proposalID即成为它任期内对所有日志(包括新增日志和后文将提到的重确认日志)进行投票时将要使用的proposalID(称为leader ProposalID)。

这里还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是,由于多个server并发执行leader Elect,可能出现两个server在相近的时间内,先后执行leader Elect都成功,都认为自己是leader的情况。因此,当选leader在开始以leader身份提供服务之前,要使用leader ProposalID写一条日志(称为StartWorking日志),得到多数派确认后,再开始提供服务。这是因为根据Basic-Paxos的约束,可以推断出:先执行leader Elect成功的leader(称为L1),它的proposalID(称为P1)一定会小于后执行leader Elect成功的leader(称为L2)的proposalID(称为P2),而经过了两轮leader Elect,机群内多数派持久化的proposalID一定是P2,而此时L1使用P1执行accept时,由于P1<P2,它将无法得到机群内多数派的accept。

l Confirm日志的优化

在Paxos协议中,对于决议的读取也是需要执行一轮Paxos过程的,在实际工程中做数据恢复时,对每条日志都执行一轮Paxos的代价过大,因此引入需要引入一种被成为confirm的机制,即leader持久化一条日志,得到多数派的accept后,就再写一条针对这条日志的confirm日志,表示这条日志已经确认形成了多数派备份,在回放日志时,判断如果一条日志有对应的confirm日志,则可以直接读取本地内容,而不需要再执行一轮Paxos。confirm日志只要写本地即可,不需要同步到备机,但是出于提示备机及时回放收到日志的考虑(备机收到一条日志后并不能立即回放,需要确认这条日志已经形成多数派备份才能回放),leader也会批量的给备机同步confirm日志。出于性能的考虑,confirm日志往往是延迟的成批写出去,因此仍然会出现部分日志已经形成多数派备份,但是没有对应的confirm日志的情况,对于这些日志,需要在恢复过程中进行重确认。

在实际的工程实践中,可以使用基于logID的滑动窗口机制来限制confirm日志与对应的原始日志的距离,以简化日志回放与查询逻辑。

l 新任leader对日志的重确认

如上一节所述,在恢复过程中,拥有对应confirm日志的原始日志,可以被直接回放。而没有对应confirm日志的原始日志,则需要执行一轮Paxos,这个过程被成为重确认。

此外日志中的“空洞”,也需要进行重确认,因为当前leader再上一任leader的任期内可能错过了一些日志的同步,而这些日志在其他机器上形成多了多数派。由于logID连续递增,被错过的日志就成了连续logID连续递增序列中的“空洞”,需要通过重确认来补全这些“空洞”位置的日志。

新任leader在开始执行重确认前,需要先知道重确认的结束位置,因为leader本地相对于集群内多数派可能已经落后很多日志,所以需要想集群内其他server发送请求,查询每个server本地的大logID,并从多数派的应答中选择大的logID作为重确认的结束位置。也即开始提供服务后写日志的起始logID。

对于每条日志的重确认,需要执行一轮完整的Paxos过程,可能有些日志在恢复前确实未形成多数派备份,需要通过重新执行Paxos来把这些日志重新持久化才能回放。这种不管日志是否曾经形成多数派备份,都重新尝试持久化的原则,我们称之为“大commit原则”。之所以要遵守“大commit原则”,是因为我们无法区分出来未形成多数派备份的日志,而这些日志在上一任leader任期内,也必然是“未决”状态,尚未应答客户端,所以无论如何都重新持久化都是安全的。比如A/B/C三个server,一条日志在A/B上持久化成功,已经形成多数派,然后B宕机;另一种情况,A/B/C三个server,一条日志只在A上持久化成功,超时未形成多数派,然后B宕机。上述两种情况,终的状态都是A上有一条日志,C上没有,在恢复时无法区分这条日志是否曾经形成过多数派,因此干脆按照“大commit原则”将这条日志尝试重新在A/C上持久化后再回放。

需要注意的是,重确认日志时,要使用当前的leader ProposalID作为Paxos协议中的proposalID来对日志执行Paxos过程。因此在回放日志时,对于logID相同的多条日志,要以proposalID大的为准。

l 幽灵复现日志的处理

使用Paxos协议处理日志的备份与恢复,可以保证确认形成多数派的日志不丢失,但是无法避免一种被称为“幽灵复现”的现象,如下图所示:


1. 轮中A被选为Leader,写下了1-10号日志,其中1-5号日志形成了多数派,并且已给客户端应答,而对于6-10号日志,客户端超时未能得到应答。

2. 第二轮,A宕机,B被选为Leader,由于B和C的大的logID都是5,因此B不会去重确认6-10号日志,而是从6开始写新的日志,此时如果客户端来查询的话,是查询不到6-10号日志内容的,此后第二轮又写入了6-20号日志,但是只有6号和20号日志在多数派上持久化成功。

3. 第三轮,A又被选为Leader,从多数派中可以得到大logID为20,因此要将7-20号日志执行重确认,其中就包括了A上的7-10号日志,之后客户端再来查询的话,会发现上次查询不到的7-10号日志又像幽灵一样重新出现了。

对于将Paxos协议应用在数据库日志同步场景的情况,幽灵复现问题是不可接受,一个简单的例子就是转账场景,用户转账时如果返回结果超时,那么往往会查询一下转账是否成功,来决定是否重试一下。如果次查询转账结果时,发现未生效而重试,而转账事务日志作为幽灵复现日志重新出现的话,就造成了用户重复转账。

为了处理“幽灵复现”问题,我们在每条日志的内容中保存一个generateID,leader在生成这条日志时以当前的leader ProposalID作为generateID。按logID顺序回放日志时,因为leader在开始服务之前一定会写一条StartWorking日志,所以如果出现generateID相对前一条日志变小的情况,说明这是一条“幽灵复现”日志(它的generateID会小于StartWorking日志),要忽略掉这条日志。

l 总结

本文介绍了在Basic-Paxos协议基础之上构建Multi-Paxos协议的几个要点:通过使用Paxos选举leader来避免对每条日志都执行Paxos的三阶段交互,而是将绝大多数场景简化为一阶段交互,并且讨论了基于Paxos协议的commit原则;通过引入confirm日志来简化回放处理;通过引入Start Working日志和generateID来处理幽灵复现问题。

分享好友

分享这个小栈给你的朋友们,一起进步吧。

Oceanbase列传
创建时间:2020-05-13 14:04:40
分布式与存储技术专栏
展开
订阅须知

• 所有用户可根据关注领域订阅专区或所有专区

• 付费订阅:虚拟交易,一经交易不退款;若特殊情况,可3日内客服咨询

• 专区发布评论属默认订阅所评论专区(除付费小栈外)

栈主、嘉宾

查看更多
  • About郁白
    栈主

小栈成员

查看更多
  • 小雨滴
  • 栈栈
  • Giao
  • 流风一剑
戳我,来吐槽~